 |
|
河北鲁梅卡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田经理
电话:0317-2022698
手机:0317-2088278
网址:www.chuanjinnuo.com
地址:河北省盐山县正港开发区 |
|
|
 |
|
管带机基础知识介绍 |
|
更新时间:2017-09-21 14:50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浏览量:1222 |
|
|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管带机作为一种密闭输送物料的运输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许多行业中,我厂第一部Φ400管带机的研究试制工作已经如期展开,现将管带机基础知识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结构特征 : 管带机是由呈六边形布置的托辊强制胶带裹成边缘互相搭接成圆管状来输送物料的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管带机的头部、尾部、受料点、卸料点、拉紧装置等位置在结构上与普通带式输送机基本相同。输送带在尾部过渡段受料后,逐渐将其卷成圆管状进行物料密闭输送,到头部过渡段再逐渐展开直至卸料。管带机的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管状带式输送机由驱动装置及传动滚筒、尾架、螺旋拉紧装置、改向滚筒、过渡机架、皮带、支柱、桁架、托棍、走道、六边形托辊组、水平翻带装置、中间机架、塔架等组成。输送带在尾部过渡段受料后,逐渐将其卷成圆管状进行物料密闭输送,到头部过渡段再逐渐展开直至卸料。 二、管带机相比带式输送机的优点 1、环保功能 物料完全被胶带封闭,不会外泄,因此,输送块料、粉料、有毒及起尘物料均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小半径弯曲能力 与其他形式的带式输送机相比,管状带式输送机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小半径弯曲能力。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这个优点是最重要的,当输送带方向急剧变化时,不需设转载点。托辊成环形围在输送带周围,输送带可在任何方向弯曲。弯曲可在水平面、垂直面甚至可以同时在水平和垂直2个面上。取消了转载点,也省掉了所需的附加滚筒、给料斗、灰尘收集器,因此物料损失显著减少。最重要的还是避免了转载点的维护问题。管状带式输送机可有多个弯曲段,因此1台管状带式输送机可取代多台通用带式输送机和相关的转载点及附加设备。 3、大角度倾斜能力 与通用带式输送机相比,管状带式输送机有更大的倾斜输送能力,由于是圆形横断面,增大了物料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使输送倾角增大50%,最大可达27°。倾斜角度越大,输送机长度越短,便越经济,使管状带式输送机成为在空间和性能受限情况下唯一可行的物料输送解决方案。 4、回程中输送带成圆管形 管状带式输送机的回程带也成圆管形,输送带被卷起来,搭接部分处于圆管的底部,这不仅使输送带同承载侧一样通过相同的弯曲路线,也使输送带脏的一面被包了起来,物料滴落的可能性很小。 5、输送量与更大的通用带式输送机相同 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量,通常与带宽是其管径2.5至3倍的通用带式输送机相同。例如,1个管径为300mm(12in)的管状带式输送机,与带宽800mm(30in)、托辊槽角20°、卸料角20°的通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量相同,而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支架只有635mm(25 in)宽,通用带式输送机的支架最小为1 050mmn(41in)宽。在输送机安装空间受限制的隧道中,采用管状带式输送机可使隧道横断面减小。 6、使用标准部件 管状带式输送机可采用与通用带式输送机相同的标准部件。由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在头、尾及拉紧滚筒处是平形的,而带速系列也一致,所以可采用标准的通用带式输送机的滚筒、轴承和驱动装置 7、上下行程同时输送 与通用带式输送机一样,管状带式输送机除上行程输送物料外,下行程也可输送物料。为了在回程中输送物料,必须把输送带翻转180°,以便使搭接部分在上面,且输送带脏的一面仍然朝里。这样虽然要增加滚筒和驱动装置,但安装1台管状带式输送机要比安装2台通用带式输送机经济。 三、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调试 待管状带式输送机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减速机及需润滑部分加满油后,进行空负荷调试。观察减速机、电机、滚筒、皮带等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好减速机、电机、滚筒的发热及震动情况。特别要注意观察过度段皮带运行情况,看过度段能否把平皮带卷为管状皮带,把管状皮带变为平皮带,当不起作用时,要调整过度段的托棍。当管状皮带的重合部分不在六个PSK托辊正上部时,要调整PSK托辊。 调试后要求: 1、皮带的重合部分在六个PSK托辊正上部。 2、管状皮带不发生蛇转。 3、PSK托棍与皮带接触良好。 4、减速机、电机的振动、温度要达到要求。 5、启动和停止时,拉紧装置工作正常,胶带无打滑现象。 6、不得有刮伤胶带和不允许的摩擦现象存在。 7、上煤时,全部托辊应转动灵活。 8、轴承工作温度应稳定,滑动轴承温度<65℃,滚动轴承温度<80℃。 9、轴承与转动部分无异常状态。 10、无漏油、滑油现象。 11、控制系统正确,运行操作灵活。 12、出力达到标准。 13、联锁和各事故按钮工作良好。 14、导料槽橡胶裙板和胶带之间的间隙合适。 15、液力偶合器无发热现象。 |
|
|
|
|
相关文章展示:
|
|
|
 |
|